
《抹茶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国和抹茶产品消费第一大国。预计到2027年,全球的抹茶产能和产量将分别达1.24万吨和1.2万吨,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基于这一战略机遇期,中国茶产业亟须通过产品革新与业态融合实现价值跃升。
5月8—9日,以“守正创新 抹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六届茶业大会(中国·江口·梵净山)将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举办。
作为中国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之一,本次茶业大会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协会、“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联合主办,选址“中国抹茶之都”江口县,旨在以全球视野探讨茶产业升级路径,推动中国茶高质量发展。
第六届茶业大会现场将举办1项开幕式主体活动及“茶叶品牌塑造创新模式分析”课题开题会、主题沙龙、参观考察、新茶饮专题培训、梵净山茶及抹茶产品展示等5项系列活动。
开幕式还将发布《2024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5“梵净抹茶”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报告》等成果。
活动日程丰富且紧凑,专题报告和专题培训聚焦行业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教授宋宝安,国际慢茶联盟文化代表兼市场顾问特蕾莎·佩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江用文,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饮料与食品岗位科学家尹军峰,欧洲特种茶叶协会副主席、丹麦茶叶协会创会主席亚历克西斯·凯伊,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蒙祖德等国内外行业专家,围绕科技赋能、茶饮茶食创新、抹茶产业发展、品牌打造与未来趋势等维度,探讨“茶产业如何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 这一时代命题。
新茶饮发展专题培训也在大会现场举行,尹军峰,澳大利亚茶叶协会主席、世界茶学院培训主管莎琳·约翰斯,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会长屠幼英,国茶实验室创始人、《中国茶密码》作者罗军将解读新茶饮、新茶食、拼配茶的现状和趋势,助力企业把握茶产业转型升级机遇。
作为中国茶业国际化交流平台,大会将吸引来自国内外近400名嘉宾参会,涵盖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跨国企业代表。
铜仁市被誉为“中国抹茶之都”,而江口县正是铜仁抹茶的主产地。近年来江口县从生态基地、智能生产、链条延伸多方面齐发力不断提品质、增效能、创价值。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抹茶基地2.8万亩,茶叶品质达到欧盟有机标准;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抹茶精制车间,引入智能化碾茶生产线16条、抹茶生产线4条,年加工能力突破1200吨;开发“抹茶+”系列产品,围绕食品、饮品、化妆品等领域,推出抹茶冰淇淋、抹茶面条等30余种产品,远销北美、欧盟、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破局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