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会

一、关于协会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是1995年经原农业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由从事国内外农业合作与交流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行业管理部门是农业农村部,党建管理部门为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积极推动中国农业的多边化合作,发布国内外农业行业相关信息、数据、报告、指数等,提供咨询、培训、技术服务,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等。

茶产业分会是2014年由促进会理事会批准并经主管部门同意成立,由从事茶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专业性的分支机构。

二、宗旨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搭建高水平服贸大平台,讲好新时代中国茶故事。

国际方面,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中国茶叶走出去,开展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质量、标准、种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茶叶在国外市场的影响力。国内方面,积极围绕产业政策,做好产业调研与会员服务,搭建会员单位与政府、企业、市场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三、工作职责

(一)遵守促进会章程及业务范围规定,广泛宣传促进会的宗旨和服务功能。

(二)积极发展会员,加强与会员的联系,积极为会员提供服务。

(三)建立行业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在茶叶进出口、品牌建设、市场发展、产业技术、产品开发等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工作,及时发布调查和统计结果,编制研究报告,促进行业信息共享和应用,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四)与国际相关组织、境外行业主管部门、境外行业组织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茶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或承办国际会议、出国(境)考察学习、接待国(境)外来访交流,促进茶文化传承发扬,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茶叶出海。

(五)发起或参加国际组织,并在其中履职担责,主动参与起草国际标准和规则,在国际标准和规则制订中提出意见建议,努力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国际影响力。

(六)组织国际、国内展览展示会、交易会、交流会、研讨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会展、会议等活动,并推动相关活动形成品牌影响力。

(七)搭建国际、国内专家智库,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加入,开展类型多样的咨询服务和课题研究,并积极推动有关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八)建立师资专家库,开展政策解读、国际贸易、海外电商、职业技能等培训工作,尤其加强对中国茶叶出口人才培养的支持,推动从业者能力提升。

(九)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茶产业领域开展属于业务性质的展示交流、人才评价、技能评定、水平评价、信用评价、技术成果评定、学术评议、论文汇编、认证认可、质量分级等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及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进行的认定评定。

(十)积极参与茶产业发展有关的政策法规制修订、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结合发展实际,积极为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十一)广泛开展调研,适时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诉求,提出政策性建议。积极参与行业内外部关系协调工作,为维护本行业利益,与国内外上下游产业、社会组织进行谈判、协调、沟通等。

(十二)建立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维护产业安全,及时为茶行业和会员提供产业预警、出口预警信息,维护行业利益。

(十三)积极参与茶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展宣贯、咨询工作。根据行业需要,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原则,开展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需求,填补现有标准空白,引领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十四)在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服务、提供智力支持、实施帮扶项目、协助科学决策等方面主动作为。组织会员参与公益活动,服务乡村振兴。

(十五)开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方面大众科普工作,开展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界、联动活动,支持大学社团、青年团体等群体开展相关活动。

(十六)适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十七)服从促进会管理,及时完成其交办的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