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鹤峰到世界:湖北茶叶出口第一县的出海征途

2024“一带一路”国际茶叶经贸洽谈暨第六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将于10月25日至27日在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举办。

大会期间将发布《中国与非盟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2024》、解读2024年前三季度茶叶出口现状、并将举办鹤峰茶叶出口交流会,国内外嘉宾、企业、贸易商等将一起深入剖析鹤峰茶叶出口,为鹤峰茶“出海”再添一把火。

近5年来,鹤峰县茶叶出口量由2019年2237吨到2023年9076吨,年均增长1367.8吨,已是湖北省茶叶出口第一县,凯荣公司、鑫农公司、青翠源公司先后在摩洛哥、法国等国家注册了“茶王国”、“SAHA”、“panda”等自主品牌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中,青翠源公司在摩洛哥还成立了熊猫进出口公司。产品不断受到国际市场认可,出海之路也越走越宽。

今天带大家来详细看看鹤峰茶叶出海的征途怎么走的,走得怎么样,未来又将如何走?

鹤峰县位于鄂西南边陲、恩施州东南部,面积2868平方公里,辖5镇4乡1个经济开发区,共22.4万人。

境内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气候温润,土壤含硒,茶林共生。鹤峰地处北纬30°,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质茶产区黄金纬度带。

无与伦比的优质生态环境,每年350天左右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造就了鹤峰茶“清甜香、醇鲜味”的品质特征,集高山茶、林中茶、云雾茶、生态有机茶、富硒茶等特质于一身。

★全县茶园40万亩,茶叶是富民强县第一产业

鹤峰茶品质优异,是著名的“万里茶道茶源地”、“宜红茶”主产地、“恩施硒茶”的发源地。

茶叶,是鹤峰打造大产业中最有政策支持、最有特色优势、最有产业基础、最有突破前景的生态产业。

鹤峰县以“一带一路”为时代契机,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四大特色,围绕全域有机理念,将“建成全国有机茶第一县,努力打造百亿茶产业”作为奋斗目标,加快推进鹤峰茶产业做大做强、提质增效。

全县茶园面积近40万亩,建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面积13.3万亩;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1个,面积1.1万亩;有机茶基地认证面积10.98万亩,整体规模稳居全州全省前列。全县90%的村和70%的农户种茶,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茶叶,全县茶叶市场主体达1100余家,其中规上茶叶企业2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6家。凯荣、鑫农、青翠源等11家茶企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外销意大利、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

如今的鹤峰,民因茶而富,企因茶而兴,景因茶而美,县因茶而名。

★2023年出口量9076.11吨,占全省37.8%;出口额3959.57万美元,占全省19.8%

2023年全县累计生产干茶4.067万吨,较2022年增长8.45%;茶叶出口9076.11吨,创汇3959.57万美元,分别占全州69.8%、67.6%,占全省37.8%、19.8%;实现茶叶综合产值达75亿元;主要出口茶类有绿茶珍眉茶、珠茶和红茶,主要出口地区为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阿富汗等国家。

★发展历史:清代就远销欧美,被誉为“皇后茶”

鹤峰是“万里茶道茶源地”,宜红之源,种茶历史悠久。

西晋《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产茶”。

光绪二年(1876)林紫宸、卢次伦等广东商人开始进入湖北鹤峰五里坪、南村、留驾司等地开办“泰和合”“谦慎安”茶号,经营红茶。随着宜昌通商口岸的开放,鹤峰宜红茶远销欧美,被英国皇室誉为“皇后茶”。清末茶庄茶号云集鹤峰,投资修建驿站、骡马道、组织茶庄大会,鹤峰宜红茶出口额不断增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前后,鹤峰开办了协和、恒升福、同和兴等十余家茶行,但红茶产量与清末盛时相比仍相差甚远。

20世纪80年代全县各乡镇掀起开荒种茶的热潮,从浙江、福建等地引进茶籽发展茶园。

2017年8月,鹤峰县召开县委全会,明确提出“建成中国有机茶第一县,努力打造百亿茶产业”的目标,全力推进全域有机,茶叶质量不断提高,“鹤峰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鹤峰茶叶出口贸易发展举措:坚持实施“支柱地位不动摇”、“绿色标准不放松”、“全程监管不变通”、“外宣推介不放弃”

一是突出支柱地位不动摇。始终树牢“茶业稳、鹤峰稳,茶业兴、百业兴”的理念,举全县之力推进茶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立由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茶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县级领导主抓茶产业,设立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茶业中心,建立健全茶产业目标考评、督办检查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抓茶产业工作责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全域绿色化发展格局。

二是坚持绿色标准不放松。每年统筹专项资金,支持茶产业绿色化发展。鼓励茶企、茶农开展有机茶基地和茶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5年累计兑现奖补资金超1亿元。大力支持茶企进行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升级,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自动化生产线80条。

三是实行全程监管不变通。实施最严格的农业投入品源头管控和市场监管措施,依法打击制假、掺假,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支持茶企建立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记录档案,建设可视化监控系统,构建全程可追溯体系。

四是加强外宣推介不放弃。鹤峰县先后举办了五届茶商大会,其中“2023‘一带一路’国际茶叶贸易论坛暨第五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上有国内外知名茶叶专家学者、茶企茶商、相关机构负责人和新闻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与鹤峰县10余家茶企签订战略服务协议,县内3家茶企与6家国内外知名茶商签订茶叶采购协议,签约金额达12.4亿元。

★政府支撑有力+企业能力强劲

一是政策支撑有力。茶产业被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纳入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鹤峰被纳入湖北省承接出口有机茶产业转移示范区。鹤峰县先后出台《鹤峰县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鹤峰县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九条措施》以及茶叶出口奖励政策,鼓励茶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二是加工能力强劲。全县共有茶叶加工生产企业1100余家,国家级农业龙头茶叶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茶叶企业9家;标准化生产加工生产车间8万平方米、常温仓储库容12万立方米;精制生产线60条,年生产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

★近五年来茶叶出口量年均增长1367.8吨,成效不断提高

一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底全县25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2.53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6家、产值在5000万至1亿元的5家。

二是品牌名气不断积聚。积极组织县内茶企参加茶博会等茶事活动以及各类评选活动,“鹤峰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22年区域公共品牌“鹤峰茶”品牌评估价值20.35亿元,全国排名66位,前进5位。

三是出口成效不断提高。近5年来,鹤峰县茶叶出口量由2019年2237吨到2023年9076吨,年均增长1367.8吨,位居湖北省前列。凯荣公司、鑫农公司、青翠源公司先后在摩洛哥、法国等国家注册了“茶王国”、“SAHA”、“panda”等自主品牌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中,青翠源公司在摩洛哥还成立了熊猫进出口公司。

★运输成本高、出口均价低

一是运输成本较高。由于鹤峰县地处山区,交通条件相对不便利,茶叶出口相对较近港口在武汉或浙江,汽车运输距离较长,且需要多次转运,导致运输成本高、耗时长。

二是出口均价较低。鹤峰县茶叶主要出口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阿富汗等国家,而欧盟、美国等高端消费地区销售渠道没有打开,平均价格较低。

★加强国际品牌建设,推动鹤峰茶“出海远航”

下一步鹤峰县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兴茶、质量兴茶之路,将绿色化要求贯穿种植、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抓好茶树品种改良、投入品管理、清洁化生产线建设等工作,推动茶叶产业全域绿色化,全力做大茶叶出口基地,紧盯“一带一路”沿线销售市场合理布局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加强鹤峰出口茶国际品牌建设,提升茶叶产品竞争力、影响力。鼓励支持更多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研发茶食品、新茶饮、日用品、化妆品等新型业态产品,创新推动鹤峰茶“出海远航”。

力争到2026年茶叶出口2万吨,创汇1亿美元,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万里茶道申遗为契机,着力打造木耳山、杨柳池、大路坪、龙潭等一批茶旅融合示范点,推进茶叶、旅游、文化、康养深度融合,形成以茶带旅、以旅促茶、多元发展格局,最终促使“一带一路”的时代浪潮更加势不可挡。

热门活动
秘书处
电话:010-82106329
传真:010-82106329
邮箱:capiaccti@capiaccti.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南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