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第三届来凤国际藤茶大会“来凤藤茶新茶饮专题培训”在湖北省来凤县举办。本次培训聚焦藤茶产业转型需求,旨在推动传统农产品向高附加值新茶饮升级,为来凤藤茶开辟年轻化、国际化市场路径。
当前,来凤藤茶产业面临“传统加工附加值低、消费场景单一”的瓶颈。与此同时,国内新茶饮市场增长迅速,年轻群体对“功能性+风味化”饮品需求旺盛,而藤茶“无咖啡因、富硒”的特性与市场趋势高度契合。
本次培训正是在此背景下,邀请中外权威专家,从技术创新、市场洞察、产品研发等维度破解产业难题。

图: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茶产业分会副秘书长赵俊杰主持培训
培训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茶产业分会副秘书长赵俊杰主持。

图:澳大利亚茶叶协会主席、世界茶学院培训主管莎琳·约翰斯顿授课
澳大利亚茶叶协会主席、世界茶学院培训主管莎琳·约翰斯顿以“藤茶拼配的机遇”为主题,阐述了藤茶的拼配逻辑与创新方向。指出藤茶作为功能性草本,可通过拼配实现风味平衡与功能强化。与菊花、薄荷等中和苦涩;与甘草根、金银花增添甘甜。还能开发“免疫配方”“放松配方”等场景化产品。她强调,拼配需兼顾口感与创意,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的协同设计满足多样化风味需求。

图: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会长屠幼英授课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会长屠幼英则聚焦产业趋势,深入剖析了藤茶在新茶饮领域的独特价值与应用前景。她指出,藤茶富含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在保肝、调节血糖、缓解炎症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藤茶无咖啡因的特性,使其在消费场景上具有独特优势,非常契合当下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结合“三减三健”全民健康行动方案,藤茶可以在新茶饮开发中,朝着低热量、功能、美味的方向探索,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追求。

图:欧洲特种茶叶协会副主席、丹麦茶叶协会创会主席亚历克西斯·凯伊授课
欧洲特种茶叶协会副主席、丹麦茶叶协会创会主席亚历克西斯·凯伊分享了欧美市场的“感官营销”经验。她提到,西方消费者更关注“可描述的体验”,藤茶的“草本清凉感”可转化为“夏日冰饮的核心卖点”,而气泡茶、奶盖茶等形式能降低尝试门槛,强调用“护肝”“解酒”等功效对接西方饮酒文化需求,通过“风味故事化”提升产品溢价空间。

图:四川龙骨山茶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深圳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奈雪的茶)顾问陈开梅授课
四川龙骨山茶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深圳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奈雪的茶)顾问陈开梅从产品研发与拼配实践角度,分享了藤茶在新茶饮中的应用路径。在原料选择上,5-6月采摘的芽尖与嫩叶黄酮和多酚含量最高,综合品质最优,适合打造高端产品。针对藤茶本身青草涩感、苦底明显的问题,她建议通过拼配优化风味。此外,她建议来凤藤茶可跳出传统加工模式,结合分级标准开发多元化产品,推动产业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

图:来凤藤茶新茶饮专题培训现场
现场学员表示,培训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不仅系统梳理了藤茶的功能价值与拼配逻辑,更通过中外案例对比打开了国际化视野,为企业破解产品研发瓶颈、精准对接消费需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第三届来凤国际藤茶大会将于8月1日正式开幕,本届大会延续“来凤藤茶·茶引未来”主题,通过“学术研讨+赛事竞技+成果转化”三维模式,推动藤茶从特色农产品向世界级健康饮品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