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区委书记谭荣兵携“纳溪特早茶”亮相《茶叶品牌大家说 寻味中国好绿茶》

为全面提升茶叶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推动全国茶叶品牌发展,提升大众对优质品牌的认知,为市场推荐高质量品牌产品,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制作茶叶品牌建设访谈节目《茶叶品牌大家说 寻味中国好绿茶》。

继水城春茶、贵州抹茶、普安红茶、湄潭翠芽、都匀毛尖、遵义红茶、湄潭茶、眉山银球茶等名优茶叶品牌之后,“纳溪特早茶”也亮相《茶叶品牌大家说 寻味中国好绿茶》节目。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区委书记谭荣兵携纳溪区名优绿茶“纳溪特早茶”来到《茶叶品牌大家说 寻味中国好绿茶》演播间,向全国观众推介“纳溪特早茶”。

那山那溪出好茶

初春佳茗早天下

纳溪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之滨,永宁河畔,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川南山地河谷地区气候特征影响,春季回暖早,冬季无严寒,昼夜温差大,雨热条件好,年日平均气温18.3℃,年积温5627度,年无霜长达360天左右,水热资源丰富,适宜早茶生长,是全球同纬度在自然生长条件下茶树萌发最早的区域,每年2月初即可采制新茶。因常常在除夕尝到新茶,故享有“除夕茶”的美誉。

纳溪区现有茶叶种植基地31.5万亩,年总产量2.3万吨、年综合产值实现83亿元。目前,全区共有名优茶加工企业12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省级专合社6家,市级专合社2家。拥有名优绿茶、名优红茶等加工设备4000余台(套),年加工能力2.5万余吨,机械化加工率99%以上。

纳溪特早茶

时光流转,镌刻不凡

纳溪区享有“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称号,2月上中旬即可开园采摘新茶,属四川最早,名列全国前茅。2001年纳溪被四川省特产协会命名为“四川省特早名茶之乡”,之后因区位优势和采摘早取名为“纳溪特早茶”。

2011年“纳溪特早茶”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纳溪特早茶”正式成为纳溪区茶产业发展的区域公用品牌。为全力打造好特早茶区域公用品牌,在2010年至2012年,纳溪连续举办三届“华夏特早茶节”,2013年至2024年,连续承办十一届“四川茶叶开采活动周”;之后通过常态化持续举办特早茶推荐会、全民饮茶活动等,大大提高了“纳溪特早茶”品牌影响力。区内茶叶品牌“瀚源”、“凤岭”、“大里”、“凤羽”、“荣龙”等一批产品在各类茶叶评比中获得金奖称号,其中“瀚源黄茶”被评为“四川十大名茶”,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纳溪特早茶

“早、优、鲜、香”

纳溪区主推特早品种有乌牛早、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等常规绿茶,特质品种有安吉白茶、黄金芽、中黄2号、中黄3号、奶白茶、白牛早等。因纳溪种茶历史悠久,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引进无性茶树良种,现在全区茶树良种化率达95%,故纳溪茶叶品质优良,滋味鲜、香气高、富含营养。要说到独特之处,以纳溪“玉笋”为例,其外形扁平挺直,长短匀整,色泽翠绿,富含硒、锌、锶等微量元素,具有“高氨酚比”的内涵品质。冲泡后,香气栗香带清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被誉为“丹霞珍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通过近40年的努力发展,纳溪因茶叶获得“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四川省茶业十强县”、“四川十大最美茶乡”、“全国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中国优质农产品茶叶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梅岭茶叶主题公园旅游线路”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瀚源黄茶”被评为“四川十大名茶”,“凤岭飘雨牌玉芽”被评为“四川名茶”,“瀚源牌天竹龙芽”形似竹芯,尖似龙芽荣获“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第三批)”称号。

小小一杯茶,传承千年传统文化,也承载着当代乡村振兴的梦想。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纳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推行茶叶规模化种植、绿色化发展,积极促进茶旅融合、推行联农带农,以打造高质量茶叶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茶叶园区以“大园区小业主”为经营模式,建立“土地入股固定分红+二次分红”、“订单收购”、“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受益、园区增值三个目标。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基地就业、土地流转、参股经营“四种模式”,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收益,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茶产业已经成为纳溪主要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

纳溪区农、文、旅

综合发展举措和经验

纳溪区一直秉持“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融合”理念,从“卖茶叶”升级到“卖风景”,精心谋划纳溪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深挖善用茶文化。以纳溪悠久茶文化历史为背景,全力建设好省文旅重点项目中国特早茶城,推动茶旅商品示范街、茶文化展示博物馆、茶文化休闲广场等项目高质量落地,让中国特早茶城成为每年四川省茶叶开采活动周启动仪式主会场和制茶、民俗、茶艺、团建等茶文化主题活动场所。

二是精心打造茶线路。依托现有的30万亩茶园基地,通过完善茶园基础设施,配套珍稀树木、观光亭台、长廊、茶文化雕塑、壁画等,在护国镇梅岭村用心用情打造出一条“梅岭茶叶主题公园旅游线路”。该线路体验性强、观赏性高,在首个“国际茶日”活动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成功入围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全省4条精品线路之一。

三是融合推进茶文旅。围绕茶区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特定的人文景观,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观光体验茶园12万亩,修建了具有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生态文化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研学茶庄5个,配套三星级及以上酒店5家,特色农家乐150家,培养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让更多人到茶山了解茶生产、亲近茶文化。

纳溪区如何践行“三茶”统筹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指示要求,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全力推动特早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挖茶内涵,焕活茶文化。纳溪自古以来就是茶树原产地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煎茶记》中有“泸州纳溪梅岭茶”之句,并在纳溪区大渡口镇晒鱼滩石壁上发现其手书石刻—“二月茶”,距今已近1000年;唐代陆羽《茶经》中也记有“纳溪、梅岭产茶”之句;《宋代名茶》中有“纳溪梅岭茶”曾为贡茶的记载。我们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茶叶庄园建设为载体,融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作品、茶技能竞赛、茶事活动等,积极深挖、传播茶文化内涵。在中国特早茶城文旅街上也打造了以茶为主题的卡通人偶、书签、竹茶具等茶旅文创商品,推进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

二是护好茶生态,做强茶产业。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打底,通过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建成有机茶基地1个,有机认证面积2680亩,省级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5个,成为“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全国重点产茶县”。依托农业农村部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实施茶企加工设备技改提升工程,建设“中国特早茶城茶叶交易市场”和纳溪区茶叶集中加工园区,吸纳周边产茶地区茶叶产品进入市场交易,逐步形成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区域性茶叶交易中心,年销售茶叶3万吨。

三是创新茶产品,提升茶科技。我们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为泸州市纳溪区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顾问,与中茶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3个,制定以“玉笋、玉芽、玉针、纳溪红、纳溪黄茶”为主的“纳溪特早茶”系列产品标准,共同开发富硒茶、欧标茶等新产品,纳溪茶叶品牌多次在各类茶叶评比中获得金奖,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大力推进“数字茶园”建设,在纳溪特早茶核心生产区—护国镇梅岭村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物联网系统和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开展数字茶园信息发布场景应用,实现对茶叶的生长环境,以及生产、加工、流通等过程精准化、智能化管理。

未来纳溪区茶产业发展规划

未来,纳溪区将始终贯彻“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抢抓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和培育“精制川茶”重大战略机遇,锚定“百亿茶产业”目标,全力以赴“种好茶、制好茶、售好茶”,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科学布局集群种植。以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按照“一核两区三带”优化产业基地布局。一核:即建设大渡口镇中国特早茶城商业核;两区:建设梅岭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山画山有机茶产业园区;三带:建设大渡口至绍坝绿色早茶产业带、天仙至大里绿色种养循环早茶产业带、打古至上马绿色种养循环早茶产业带,培育6个重点产茶镇和60个基地村,形成产业发展集群。

二是培育壮大产业体系。依照“分散粗制、集中精制”的原则,加快建设茶叶精深加工园区,大力提高纳溪特早茶精深加工水平。持续打造中国特早茶城茶叶交易市场,形成辐射川滇黔渝结合部的茶叶交易中心。依托“特早、有机”两大资源禀赋,建立特早茶产业发展投入机制,每年设立专项资金集中用于特早茶标准化产业建设,对重点茶企开展“一对一”帮扶,争取到2025年,全区年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达5家以上。

三是全面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与中茶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院士团队、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攻关,育优茶类品种、提升茶叶品质。探索“数字+茶园”新发展模式,不断加快5G网络建设,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茶生产、茶加工,打造5G智慧茶园,让传统茶产业奔向“新质”。

四是纵深推进茶旅融合。立足纳溪现有的丰富茶旅资源,持续推进茶园景区化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优服务品质,积极探索“茶园+研学实践”、“茶+酒”等融合模式,拓展服务供给,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五是持续擦亮特早茶品牌。围绕“品牌兴农”理念,坚持定期举办“四川茶叶开采活动周”和“纳溪特早茶产品推荐会”,并周期性创新开展各类全民饮茶活动,利用“川香秋月”等纳溪本地抖音网红进行宣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纳溪特早茶”区域公用品牌。

注:本文内容由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提供,图片由泸州市纳溪区农业农村局提供,转载请标明出处。

热门活动
秘书处
电话:010-82106329
传真:010-82106329
邮箱:capiaccti@capiaccti.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南414